top of page

蘇魯閩先生, 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 在《南華早報》發表時事評論

PDF版:

2024年3月19日

马克龙的神来之笔

Terry SU

欧盟一直努力让自己在世人眼中成为大国竞争中的独立玩家,尤其是因为其在北约的伙伴关系是处于美国领导之下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这位欧洲战略自主的倡导者,去年就因宣称做美国的盟友并不意味着做它的“附庸”而引发过争议。


现在,马克龙提出有可能派遣西方军队“战略驰援”乌克兰,以抵御俄罗斯的入侵。他敦促乌克兰的盟友们不要当“懦夫”。这让包括美国在内的欧洲和北约国家顿生警觉,因为他们强烈反对对这场战争进行直接的军事介入。


“乌克兰战争中没有美国士兵,而且我决心一直如此。”美国总统拜登这样说,即使他也发誓美国“不会置之不理”。包括英德在内的北约国家也排除了派遣军队这个选项,德国防长Boris Pistorius认为马克龙的建议于事无补。
然而马克龙坚持自己的立场,坚称“在这个问题上,我说的每一个词都是权衡再三、深思熟虑、反复斟酌的”。
许多人对马克龙的言论表示难以置信,毕竟战争升级的风险不可估量。一些人试图淡化处理他的言论:法国官员提到了诸如排雷和武器生产之类,这些活动可能使北约有必要在乌克兰保持存在,他们还提及创造“战略模糊性”的说辞。


在我看来,这些都没抓到重点。随着乌克兰的阿夫迪伊夫卡(Avdiivka)上个月在俄罗斯的大胜中失守,华盛顿及其北约盟友面临的前景是,想要乌克兰收复其全部领土不切实际。


甚至,世界上14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教皇方济各也呼吁乌克兰展示“举白旗的勇气”,以寻求和谈。
华盛顿似乎不介意战争拖下去;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国防部长Lloyd Austin承认,这对美国经济只好不坏。对美国来说,保卫民主抵抗专制是意识形态之争,不可退缩。而中情局局长William Burns最近明确表示,美国对乌的支持是对中国武统台岛的一种威慑。


但对欧洲来说,这场战争显然是个祸害。乌克兰战火延烧不止,将把欧盟带往何方?欧盟的经济面临失血衰竭的危险,特别是德国这个欧盟的增长引擎正在为飙升的能源成本而挣扎 --- 多年来德国依赖于俄罗斯的能源供给,现在它被迫仓促地重新寻找可靠的油气供应。


只要美国领导下的北约依然支持乌克兰,任由这场战争继续拖下去,马克龙的欧洲自主梦就是海市蜃楼。更有甚者,听凭形势这样拖下去可能导致更不祥的事情发生。


欧洲战火年复一年,而中国却在美国的打击中站稳脚跟、不断成长。这种情况下,谁能保证华盛顿不会回心转意,再打它曾热衷过的与中国共建G2秩序的主意?如果这样,广袤丰饶却分裂孱弱的欧洲最终可能被这两个超级大国联手掠食。


从这个角度或许可以猜出马克龙近期言论背后的真实意图。他的言论至少打破了政治正确的氛围。通过抛出一个有争议的方案,他对其美欧盟友极度施压,从而凸显了北约对乌克兰战争战略的缺陷和不可行。


如果是这样,马克龙可能已经将了华盛顿一军。美国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北约的领导,欧洲的盟国们会因为所谓的共同价值观而服从它的意志。它可能已经意识到,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人已不太可能,但它仍不得不硬撑下去。


美国外交官、坚定的乌克兰支持者、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Victoria Nuland本月卸任,这可能是结束的开始。


从马克龙的言论则可以读出不同的信号:乌克兰战争一拖再拖是不可忍受的,欧洲不能再让自己的伤口继续溃烂;如果华盛顿做不到这一点,就应该让欧洲人自己去与俄罗斯人寻求解决之道;欧洲最终必须站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缘政治玩家,而俄罗斯(甚至英国)也将回归欧洲。


马克龙对时机的把握可谓恰到好处。作为现任超级大国,华盛顿在其信誓旦旦的与中国的竞争中别无选择,只能强硬以对;同时它明白,面对中国的军事实力,诉诸战争也不可取。它知道以色列是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但它别无选择,只能不惜一切代价在加沙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只有在欧洲,美国在调动其盟国对抗俄罗斯方面仍能得心应手。而马克龙和那些与他想法一致的欧洲精英们似乎正采取行动以改变这种局面,为欧洲自己筹谋出路。


如果欧洲成功,世界将是G3而不是G2的格局;而2024 年很可能就是欧洲在全球地缘政治史上重新崛起的一年。

本文作者Terry Su是Lulu Derivation的总裁。在成立Lulu之前,他有20余年的投资银行和企业高管的经验。他还曾是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的顾问委员会的外部成员。他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系、国际政治学系的学士学位,并于牛津大学获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