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魯閩先生, 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 在《南華早報》發表時事評論
PDF版:
2022年10月13日
“苏伊士时刻”重现?
苏鲁闽
好莱坞电影《阿甘正传》中,主人公引述他母亲的话:“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9月26日,新闻爆出北溪1号和2号管道破了洞,天然气因而泄漏,海面上涌出巨大气泡团的图片在互联网上瞬间传播开来;当我看到这些,阿甘的那句台词再次浮现在我脑海里。
这是蓄意破坏。各方都对此进行谴责并互相指责;但一如所料,这场指责游戏没有任何结果。不久之后,有报道称德国铁路网有“电缆被破坏”。然后,连接克里米亚和俄罗斯大陆的刻赤大桥被炸毁;俄国则向乌克兰各城市发射导弹报复,报道称造成平民伤亡与电力中断。天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现在似乎没有底线可言了。世界有理由担忧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特别是人们会担心这会导致乌克兰战事升级到使用核武的地步 —— 俄罗斯已经不断威胁这样做。10月6日,美国总统拜登言及,现在是自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最接近核武“末日大决战”的时刻。
当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于9月30日谈到北溪管道之破坏时,地缘政治图景就更清晰了。“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对俄的能源依赖。”他说,“这非常重要,这为今后几年提供了巨大的战略机会。”
北溪管道的爆炸会彻底葬送欧盟与俄罗斯和解的希望,就此而言,布林肯这番讲话让人想起丘吉尔1946年关于冷战的“铁幕”演说。果真如此,对欧洲的影响将是严重之极。如果我们真如历史学家Niall Ferguson所说的正处于第二次冷战之中,那么欧洲或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像在第一次冷战中一样。
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前苏联并不是冷战中第一个倒下的国家,英、法国的殖民帝国才是。他们的帝国在二战结束后即被肢解,并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达到顶峰 —— 当时英、法联军伙同以色列对埃及的入侵被美国强大的外交和经济压力挫败。
结果是,作为对苏冷战大框架的一部分,美国增添了其在前欧洲殖民地的势力,而苏联也在新兴独立国家中划分到了一些势力范围。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沦为一群二流国家,只不过在物质生活水平和全球声望方面还大多保持着发达国家的地位。
现在,随着发生在乌克兰土地上的这场战争拖延下去,且油气的高成本削弱了其生产力和竞争力,欧洲与俄和解的希望也在消失。欧洲可能失去它在全球的政治身份,变得越来越依赖华盛顿并可能跌入以前从未设想过的贫困水平。
欧洲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它的制造能力被上述因素削弱,被迫转移到美洲和东亚 —— 它们是世界上仅有的其他经济集团:全球的制造中心、巨大的目标市场,而且重要的是免受地缘政治的干扰 —— 那该怎么办?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在法德的领导下,欧盟有着一个心照不宣的愿望,即与俄罗斯整合以维护欧洲在世界舞台上的独立地位。然而,地缘政治变化的速度似乎超过了任何空谈的理论,而个中原因主要在于华盛顿决心进逼与俄罗斯和中国关系的底线,并促使欧洲亦步亦趋。
现在,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受阻、在国际上被孤立,但它不大可能被摧毁;而欧洲是时候鼓起勇气寻求解决问题之道了。全世界都在关注东亚地区正在逼近的“台湾的乌克兰化”之可能性;可同样清楚的一个前景是,“欧洲的乌克兰化”并非不可想象,而这将严重损害欧洲的利益。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俄罗斯被美国和其他国家贬为贱民国家的今天,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还是公开呼吁,不要完全切断与莫斯科的关系。她在10月6日说,只有纳入俄罗斯,“在国际法范围内未来的欧洲安全架构才能满足需求”;她还说道:“这一点一天没有实现,冷战就一天没有真正结束。”
Ferguson去年曾说,如果中国成功以武力夺取台湾,可能预示着美帝国的终结:他称这为美国的“苏伊士时刻”。这番言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讽刺的是,这一时刻很可能不是发生在台湾,而是会在欧洲重演并从现在开始记时。
问题是,欧洲这次是否承担得起认命的后果。如果不是的话,那要不要考虑一下默克尔几乎是在直白提倡的“政治性北溪计划”呢?